5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高血压日”,主题为“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教授呼吁:“高血压管理要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
2018年,王增武团队开展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高血压人数不断增高,发病人数达2.44亿,相当于每5个成年人中就可能存在1名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控制迫在眉睫。
更令人担心的是,高血压患者年轻化正成为新趋势。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与作息习惯等因素,高血压开始“侵扰”年轻人。这一趋势在职场人群中更为明显。王增武在调查中发现:在1.8万多名在职人员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6.7%,而职场人士的血压控制率不到10%。
以知识密集型群体聚集的高校为例,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状况近年来也令人担忧。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教职员工血压控制率仅为31.5%;部分学生存在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血压管理状况也不容乐观。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要在工作场所实施健康促进计划,鼓励员工加强运动、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提醒高血压员工主动就医。另一方面,要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定期来单位进行高血压检测及随访。两者相结合,有望改善职场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状况。”王增武表示,这种模式适合于职业场所,类似的其他场所也可以效仿。
王增武提示,血压日常监测也不容忽视。目前,国家要求35岁以上人群就诊时,医疗机构必须测量血压。相关指南要求,血压正常的人应该一到两年测量一次血压;特殊人群,如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酒的人群,半年左右就要量一次。血压已经有异常的人群,更应该增加血压测量的频次。
“血压控制这个事情要从娃娃开始抓起。”王增武指出,“部分父母也要摈弃一些错误的育儿观念。比如,孩子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还有一些所谓‘好吃的’,往往都是高脂、高糖、高胆固醇的食物,过多食用所造成的伤害可能会影响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