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高的三个误区 千万不要“揠苗助长”

来源:顶端新闻时间:2022-03-30 09:07:39

“一高遮百丑,一矮毁所有”,相信不少家长对这句话都颇为认同,并为此多方寻觅为孩子增高的办法。殊不知,家长对身高过分关注,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而不良商业文化利用人们“恐矮心理”推销相关产品,也增加了家长和孩子的“身高焦虑”。

家长要理认识身高,千万不要“揠苗助长”。

关于长高的三个误区

决定儿童生长的因素有家族遗传、营养状态、内分泌激素水、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和疾病影响,在此基础上还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面对孩子的身高问题,家长可能有以下几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增高神药”可实现“理想身高”

“身高不够,增高药来助”,在各大电商台可以看到各种辅助增高的药物或器械销售火爆。很多家长期望“多长1厘米算1厘米”,更相信“身高三分靠后天,定制身高不是梦”,为了让孩子身高更理想,求助于各类“增高神药”或设备。

误区二:“自己有遗憾,孩子得抓紧”

很多家长将对自己的各种不满意转化为希望寄于孩子身上,“成绩再好一点”“工作再好一点”“格更好一点”“身高再高一点”,而身高与家长其他的“梦想目标”相比,似乎更有可能实现,因此造就了家长“自己有遗憾,孩子得抓紧”的心态。

误区三:“心有多高,娃就有多高”

随着重组人生长激素在临床针对有适应证患儿的应用,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矮小等,没有医学背景的家长认为打生长激素,就是打可以实现身高突破的“增高针”。

上述认知误区普遍存在,被不良商家利用后,使得各种“增高神药”和保健品销售火爆。这不仅对身高改善并无显著作用,还可能出现药品超范围使用,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

正确评判孩子的生长情况

合理认识身高,加强监测,正确评判孩子的生长情况十分重要。当孩子出现“身材矮小”时,应明确病因,带孩子接受正规管理和治疗。

1.准确判断,明确病因

当孩子出现“身材矮小”时,应明确原因、正规管理和治疗。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动态、持续、阶段、规律的特征,健康管理尤为重要。家长、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密切观察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定期测量和健康体检。当孩子生长速率偏离正常曲线或身高低于及格线时,建议带孩子到正规专科医院就诊寻找原因。

生理原因有营养缺乏或不均衡、生活方式问题等。病理原因则包括多种内分泌疾病以及全身各器官系统慢疾病。明确原因才能正确干预治疗。

许多诊断为“矮小身材”的孩子,常常是生理原因,可以通过均衡营养、改变生活方式以及合理安排运动等进行干预和纠正。而对于病理原因则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行针对干预。儿科专家可以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儿童生长知识,指导和协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不能盲目使用所谓“增高神药”或设备。

2.精准诊断,合理治疗

生长激素是目前改善身高最常用的有效干预药物。生长激素的应用必须在专科医生的规范指导下应用于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矮小、先天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慢肾功能不全生长落后、普拉德威利综合征等十余种内分泌和遗传代谢疾病患者。

对于确实需要进行生长激素干预的孩子,家长也不要“谈激素色变”。生长激素的有效和安全在国内外几十年的临床应用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国内外有关大样本数据库的治疗资料显示,适应证情况下的生长激素正规治疗,不会增加无肿瘤患者新发恶肿瘤的风险,也不会直接导致脊柱侧弯、肥胖或糖尿病的发生。

3.规范使用,杜绝滥用

生长激素并非万能的“增高神药”,需要专业医生严格遵循指南规范使用,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加强监测随访管理,务必防范生长激素滥用。对于单纯为了追求所谓“理想”和“完美”身高的诉求,目前没有任何临床依据来评价这种干预的实际效果,专科医生不推荐、不主张、不支持进行这类情况下的生长激素应用。

标签: 揠苗助长千万不要 内分泌激素水平 几个常见误区 儿童生长的因素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健身运动,让你受益还是受伤?
下一篇:结婚3年没怀上孩子,竟是得了弱精子症

热点图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