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窗口期干预获益更大

来源:健康报时间:2023-04-04 10:31:01


(资料图片)

本报讯(记者 王潇雨 通讯员 李建新)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鲁向锋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团队完成的一项大型纵向队列研究明确,男性与女性血脂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遗传因素对血脂变化特征起决定性作用。该研究成果将为血脂管理和精准防控提供重要科学证据。相关论文3月29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上。

该研究纳入3.7万人20余年中的4次血脂变化数据,评估个体随年龄增加的血脂年均变化量。研究显示,男性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年均变化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如男性40岁之前总胆固醇年均增加量为0.34毫克/分升,到60岁之后不再增加;女性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年均增加量增长呈现“倒V”形,在40~49岁年龄段,3项指标年均增加量达到最高值,如总胆固醇为1.33毫克/分升,此后增速放缓,60岁之后仅为0.57毫克/分升。而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男女的年均变化量没有明显差别,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来评估个体遗传背景对血脂变化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的高低同样决定着个体血脂年均变化特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低遗传风险者血脂年均变化呈现负增长或者不增长,而高遗传风险者的血脂年均增长幅度显著加大。

“研究提示,血脂管理应该更加关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血脂变化的差异性,在血脂增长较快的关键窗口期实施血脂干预将产生更大的健康获益。”论文通讯作者鲁向锋教授表示,该研究首次解码国人血脂基因组遗传信息对个体生命周期血脂变化的影响,揭示了早期血脂遗传风险检测的重要临床价值。

标签:

责任编辑:FD31
上一篇:观天下!世界卫生日中国宣传主题确定
下一篇:新疆全面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

热点图集

最近更新

信用中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
  • 网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