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 程守勤
通讯员 郭原君 王晓涵
【资料图】
近日,“医心连疆、科普同行”脑卒中义诊和宣讲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吐鲁番两市举办,32位专家和40余名医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大学生脑卒中科普志愿服务团队,为当地民众送去健康知识和义诊服务。这场活动由南京医科大学与新疆医科大学发起,徐州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共同参与。
义诊宣讲,将优质医疗服务送上门
志愿服务团队来到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义诊,这里是火焰山下一座有着维吾尔族风貌的古老村落。听说有江苏的专家来义诊,许多当地群众早早来到麻扎村村民委员会门口排队等候。
哈山是南京医科大学大学生脑卒中健康宣讲团成员,也是土生土长的吐鲁番孩子。他拿着脑卒中防控宣传册,用维吾尔语向前来问诊的乡亲们做科普。“当地居民饮食以肉食为主,很容易有‘三高’,这正是脑卒中的诱因。”哈山说,希望能够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乡亲们了解如何防治脑卒中。
“脑卒中大多数可防可治,采取预防、治疗齐头并进的模式,对老百姓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提高他们对脑卒中的认识水平,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院长、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主任施海彬教授说。
据了解,在施海彬的发起下,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于今年4月成立全国首个大学生脑卒中科普宣讲志愿服务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包含南京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联盟号召成员单位组织医学生,以多种形式、从多个维度进行脑卒中识别与预防的科普宣传。在此次活动中,联盟在乌鲁木齐、吐鲁番两市的3个社区、5所单位,开展了20余场科普培训、宣讲、义诊,覆盖当地6000余名群众。
医教西行,播下科普宣传的种子
志愿服务团队此行不仅要为当地百姓义诊宣讲,更重要的是提升当地脑卒中防治意识,培养脑卒中医疗卫生人才。
大学生脑卒中科普宣讲志愿服务联盟在新疆医科大学召开“医心连疆”卒中防治科普学术交流会,施海彬作了题为“脑卒中的识别与预防”的专题讲座。会上,多位行业专家聚焦脑卒中防治和加强大学生脑卒中健康科普志愿服务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脑卒中专家组和大学生宣讲团还前往吐鲁番市人民医院开展卒中中心建设指导。“时间就是生命,要完善绿色通道救治流程,实行先诊疗后付费,让每一位卒中患者能够以最快速度得到治疗。”施海彬带领专家组,从院前筛查、急性期救治、早期康复、二级预防、院后管理等方面,对该院卒中中心建设进行现场培训,提出改进意见。
据介绍,这已是他们第四次为卒中中心建设来到新疆。2019—2022年,团队走遍22家医院,推动高级卒中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每到一处便对照全国高级卒中建设现场评价指标进行检查并反馈,传播脑心同防同治、早期识别、立体预防、规范诊疗理念。
“近几年,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正从省内逐步扩展到新疆等地,意在实现脑卒中防治横贯东西、纵联南北,让科普宣讲在全国开花。”施海彬说。
校院融合,形成育人合力
“识别脑卒中,我教大家一个‘120’口诀,‘1’是看一张脸左右是否对称,‘2’是看两只胳膊可否平行举起,‘0’是聆听患者说话是否清晰……”在吐鲁番市人民医院示教室,南京医科大学2021级医学影像1班学生高欣进行脑卒中防治宣讲。
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于2019年成立大学生脑卒中健康宣讲团,整合了附属医院专家、志愿者团队、社会实践基地等多方力量。宣讲团指导教师、专家通过组织公益宣讲、知识问答、网格化分区入户调查、信息调研反馈等形式,带着同学们走到基层群众身边,守护人民生命健康。
“要带领我们的医生、医学生走向社会、走进中西部、走近老百姓,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人民健康守护者。”施海彬说。
近3年,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共组建98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宣讲小分队,深入社区开展宣讲。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雅娜介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放射科与急诊科等学科的临床医生在南京医科大学开设了“玩转脑卒中科普”等选修课程,将理论授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群众的能力。
“对我们医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让我觉得自己所学有价值、有意义。”参加此次活动的南京医科大学2021级医学影像学1班学生阙杨明说。
“脑卒中防控任重道远,医学生责无旁贷。”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党委书记刘明捷表示,“要通过学校和附属医院的协同,依靠联盟内多学校、多学科融合叠加所形成的合力,共同为‘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造福更多百姓’多作贡献。”
标签: